为精准助力口腔医学专业学子明晰深造路径、汲取宝贵经验,2025年10月30日晚七点,21级口腔医学专业保研经验分享会于济世楼209教室顺利举行。本次分享会由2024级口腔医学4班黄熙然同学主持。活动特邀21级已成功保研的彭瑞璇、杨盼、邓芳萍、周念念四位优秀学子担任主讲。他们结合自身经历,分别从目标定位、院校选择、材料准备、面试技巧及心路历程等不同维度,倾情分享了各自的成功经验与独到见解,为在场同学带来了一场内容翔实、干货满满的经验盛宴。医学院学生科副科长李轶哲老师、21级口腔医学专业辅导员赵宇玺老师、22级与24级口腔医学专业辅导员邹翔老师亦莅临现场,密切关注同学们的学业发展,并就保研规划与策略提供了宝贵的专业指导。


保研学子倾囊相授,多校经验精准赋能
保研至深圳大学的彭瑞璇同学系统梳理了保研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在场同学带来全面而深入的解析。她不仅详细解读了保研政策的核心要点,还深入剖析了夏令营、预推免与九推、十推等不同阶段的特点与区别,帮助同学们明确各流程节点的准备重点。在厘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她进一步列出了各阶段所需准备的材料清单,为同学们的保研之路提供了清晰实用的指引。分享尾声,彭瑞璇特别强调,保研不仅是对学术能力的检验,更是一场心态的持久考验。从前期积累到最终结果确认,整个过程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唯有保持积极稳定的心态,方能沉着应对各类情况,顺利抵达理想彼岸。

保研至暨南大学的杨盼同学,凭借丰富的夏令营参营阅历,为在座同学系统梳理了保研全流程的实战策略。她首先厘清了“铁offer”与“无效优营”等关键概念,进而深入解析了预推免、九推与十推的核心环节。在经验分享中,杨盼从信息搜集、院校与导师选择、申请材料整合,到邮件投稿技巧与面试准备等关键模块,逐一提供了清晰的方法论指导。她特别指出,在实践技能考核中,常出现“日常练习与考题存在显著偏差”的情况。为此,她建议同学可通过“海投简历”积极争取机会,在多次实战中积累应变经验,从而有效提升录取几率,为成功保研奠定坚实基础。

保研至广州医科大学的邓芳萍同学,重点分享了以科研成果作为核心竞争力成功保研的宝贵经验。她指出,优异的绩点与扎实的英语能力是保研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基础条件,并提醒同学们警惕“重科研轻学业”的误区,结合身边同学因绩点不足而错失机会的真实案例,生动说明了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邓芳萍通过参与大创课题、撰写发表学术论文以及参加专业类竞赛等多种途径,逐步构建起自身坚实的科研履历。她特别强调,科研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绝非一日之功,鼓励学弟学妹尽早规划、持之以恒,方能在保研之路上行稳致远。

保研至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周念念同学,围绕“硬实力”与“竞争力”两大核心,系统阐述了其在保研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她结合自身经历强调,优异的学业成绩是通往理想院校不可或缺的“敲门砖”。在简历优化方面,她指出应重点突出三类核心优势:一是扎实的学业表现与英语能力,明确指出大学英语四六级高分是众多院校的筛选门槛,鼓励同学尽早准备、夯实基础;二是具有代表性的奖项荣誉,她以自己获得的校级奖学金、附二院奖学金等为例,建议同学们系统梳理大学期间的获奖经历,充分展现持续优秀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三是科研与实践经历,通过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及“大创”计划等,有效体现学术潜质与实践能力,从而增强个人简历的说服力与竞争力。

保研学子现场答疑,明晰保研方向
在随后的答疑环节中,同学们围绕“如何平衡学业与科研”、“面试中如何有效展现个人优势”等核心问题踊跃提问,四位学姐结合各自实战经验,给予了细致而中肯的解答,现场交流充分、互动频频,氛围热烈融洽。本次分享会不仅助力同学们系统梳理了保研政策与全流程要点,更让大家对自我定位与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与会同学普遍表示收获颇丰,并将在未来的学习与准备中,以更充足的信心与更明确的方向,稳步迈向理想学府。


经验领航,助力口腔学子逐梦未来
本次保研经验分享会的成功举办,为口腔医学专业学子构建了一个高效、实用的交流平台。通过优秀榜样的亲身分享与精准赋能,与会同学对保研全流程、院校选择策略与个人能力提升路径有了更系统、深入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保研深造的决心与信心。薪火相传,聚力前行。相信在优秀同学的示范引领下,更多口腔医学学子必将在未来的保研征途中明晰方向、稳健前行,不断书写学业进阶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