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
重点学科

湖南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2022年06月02日 16:52  点击:[]

校行科字[2011]6

湖南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一、总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校重点学科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国家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教研[2006]3号)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重点学科管理办法》(国中医药教[2000]5)以及湖南省教育厅关于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以下简称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以下简称部局级重点学科)、湖南省重点学科(以下简称省级重点学科)和湖南中医药大学校级重点学科(以下简称校级重点学科)。

第三条 重点学科的选择必须根据国家、湖南省经济建设和学科发展趋势,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由学科申请,学院申报,主管部门审核,专家评选,学校审定,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择优定点。

第四条 重点学科管理坚持优胜劣汰原则,引进激励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目标管理

第五条 重点学科必须有明确的学科建设目标。保持优势学科的持续发展,发扬各研究领域在国际国内同行中的优势和特色,争取进入同学科国内领先或先进行列。

第六条 重点学科建设,要有明确的学科学术发展目标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在本学科的核心理论、前沿领域或尖端技术方面要有所突破和创新,出标志性成果。

第七条 重点学科建设,要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研究、科技平台建设以及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等任务,并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综合效益,取得卓著成绩。

三、组织管理

第八条 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实行学校—学院—学科三级管理。

第九条 学校成立重点学科建设委员会。其主要职责为:对重点学科规划建设涉及的重要问题进行审议;审定与重点学科建设有关的制度、章程;对重点学科建设有关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提供决策支持;负责重点学科添加10万元以上设备的论证与购置审批。

第十条 科技处作为负责全校重点学科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为:组织重点学科建设点的立项申请工作;制定重点学科建设有关的管理文件制度;负责重点学科建设有关事宜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络工作;督促、检查重点学科建设的实施情况;⑤组织重点学科5万元及以上仪器设备添置的论证;监督、检查有关政策及措施的落实情况;⑦监督学科经费使用;其他的重点学科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学院作为重点学科的二级管理部门,负责所辖重点学科建设,并指定一名学院领导分工负责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为:①组织本学院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审定学院各重点学科的发展规划及检查评估材料;统筹安排本学院内的各种资源,促进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督促、检查学院内重点学科建设的规划任务的实施,对重点学科进行年度考核评估;负责组织重点学科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仪器设备添置的论证;监督所辖学科经费使用。

第十二条 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遴选见附件《湖南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学科、学术带头人遴选办法》。

第十三条 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秘书的职责如下:

1.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应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教学、科研、专业实践等工作中取得较显著成绩,能够保证学科建设目标的实现。其职责为:负责本学科的总体建设工作和学科内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工作;掌握本学科领域国内外学术的前沿动态,负责本学科建设规划、学术发展计划的制订与论证;督促本学科内学术带头人履行学术职责;制定学科、年度科研计划和年度经费使用计划;负责整个学科学术梯队的组建;对学科内部进行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管理;按计划合理支配使用学科建设经费;合理调配使用学科内的资源,调动学科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科人员的工作效益和业务水平。

2.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要积极履行学术职责:协助学科带头人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年度科研计划和年度经费使用计划;主持本学科某一学术方向的研究与发展工作;负责本方向学术梯队的组建;组织研究团队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争取高级别课题、成果与发表高级别学术论文。

3.重点学科设立兼职学术秘书。其工作职责为:在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负责管理学科日常行政事务;安排本学科的行政会议和学术活动,做好会议记录,及时收集信息反馈给职能部门;及时对本学科的文件资料等进行整理和统计归档工作;完成上级职能管理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十四条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科环境和强有力的公共辅助体系的支持,学校各职能部门应履行相应的责任。

组织人事部要在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梯队人员的配备和干部任用等方面与重点学科的建设统筹考虑;研究生处、教务处在组织全校性的专业调整和改造时,要与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与管理相配套,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师与导师配备等多方面做到协调统一。计财处要充分保证重点学科的建设经费的专款专用,并对重点学科经费的开支情况进行监督。设备处要在仪器设备的购置、保养维护等方面给予各重点学科以支持。图书馆应当对重点学科相关的图书资料添置给予一定倾斜,并在网络建设方面给予各学科大力支持。后勤服务总公司应对各重点学科的后勤服务给予切实的保障。

四、运行管理

第十五条 重点学科要制定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明确目标方向和项目领域。按照建设周期,既要有长期规划,也要有制定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课题和学术梯队建设、研究室、实验室建设等具体计划,使学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第十六条 重点学科要建立年报制度。各重点学科每年1231日前要向学校科技处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公室报送建设规划年度执行情况、年度工作总结和下年度工作安排计划。

第十七条 建立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学科、学术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对年度达到考核标准的学科、学术带头人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国家级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500/月,学术带头人300/月,学术秘书200/月;部省级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300/月,学术带头人200/月,学术秘书补贴150/月;校级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150/月,学术带头人100/月,学术秘书补贴50/月。如有学科同属不同级别,以最高等级发放补贴。

第十八条 重点学科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对优秀重点学科给予5000元奖励;对不合格重点学科冻结其重点学科建设经费并停止发放补贴,如延期1年内进行整改仍达不到检查评估要求的,建议调整学科带头人。检查评分考核标准参考《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验收评估指标体系》、《湖南中医药大学“十一五”校级重点学科指标体系》制定。详情见附件。

五、检查评估

第十九条 重点学科检查评估执行三级检查评估制度。即学科自查,学院检查,学校评估。学科自查、学院检查每半年进行1次,学校评估每年进行1次。

第二十条 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委员会可根据需要,随时抽查重点学科建设的情况,并公布检查评估结果。

六、经费管理

第二十一条 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管理按《湖南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经费管理实施细则》文件执行。

七、附

第二十二条 本管理办法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参照此文件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学校以往文件和规定与本管理办法有不一致之处,以本管理办法为准。

附件1:《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验收评估指标体系》

附件2:《湖南中医药大学“十一五”重点学科验收评估指标体系》

                                                      湖南中医药大学

                                                                                                                        Ο一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附件1

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验收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A

B

C

D

评价

等级

研究

方向

研究方向

1、科学性、前瞻性

各研究方向与学科内涵密切相关,研究内容国际领先

各研究方向与学科内涵的相关度较高,研究内容国际先进

各研究方向与学科内涵的相关度一般,研究内容较为先进

研究方向不稳定,各研究方向与学科内涵的相关度低低,研究内容不具前瞻性


学术队伍

学科

带头人

2、在国内同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影响力大(见附注3

影响力较大(见附注3

有一定影响力(见附注3

影响力小(见附注3


3、学术水平(承担科研项目、代表性成果等)

高(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或单项到账经费自科500万元(社科100万元)以上的横向课题,并获部省级一等奖以上科研奖励)

较高(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或单项到账经费200万元(社科40万元)以上的横向课题,并获部省级二等奖科研奖励)

一般(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或单项到账经费100万元(社科20万元)以上的横向课题,并获部省级三等科研奖励)

较差(承担科研项目较少,级别较低,代表性成果较少)


学科团队

4、水平与声誉(学术团队整体水平、团队成员入选各类人才计划情况等)

高(见附注4

较高(见附注4

一般(见附注4

较低(见附注4


5、结构合理程度(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等)

合理

较合理

一般

不合理


人才培养

本科生

培养

6、水平与质量(培养质量、专业建设水平、获国家和省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等)

培养质量高,社会反映好,专业建设特色优势明显,获国家“质量工程”项目多

培养质量较高,社会反响较好,专业建设比较有特色,获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较多

培养质量一般,专业建设特色优势不明显,有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培养成效不明显,专业建设无特色,无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


研究生

培养

7、培养质量(学位论文评优和抽查情况、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等)

高(科研成果多,且有4篇以上省级以上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学位论文抽检优良率高,无不合格论文)

较高(科研成果较多,且有2篇以上省级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学位论文抽检优良率较高,无不合格论文)

一般(科研成果一般,学位论文抽检优良率低,无不合格论文)

较低(科研成果少,学位论文抽检有不合格论文)


教研成果

8、教学研究创新及培养模式改革(获教学成果奖、教改课题立项情况等)

成绩突出(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上奖励,有主持承担部省级重点教改项目)

成绩良好(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有主持承担部省级重点教改项目)

一般(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有主持承担部省级一般教改项目)

较少(没有省级教学成果奖和主持部省级教改项目)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及经费

9、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情况

自科20项、社科10项以上

自科1619项、社科69

自科515项、社科35

自科少于5项、社科少于3


10、主持承担部省级科研项目情况

自科30项、社科25项以上

自科2130、社科1625

自科1020、社科515

自科少于10项、社科少于5


11、到账科研经费

工科1000万元以上,其中,纵向经费500万元以上。

理科及农林医学600万元以上,其中,纵向经费270万元以上。

社科200万元以上,其中,纵向经费70万元以上。

工科750万元;其中,纵向经费375万元以上。

理科及农林医学400万元、其中,纵向经费180万元以上。

社科150万元以上其中,纵向经费50万元以上。

工科600万元,其中,纵向经费300万元以上。

理科及农林医学300万元,其中,纵向经费135万元以上。

社科80万元以上,其中,纵向经费30万元以上。

工科600万元以下;

理科及农林医学300万元以下;

社科80万元以下。


科研成果

12、获得科研奖励情况(省部级奖励涵盖国家级行业协会奖励)

自科:主持获国家二等以上奖励1项或参与获得2项国家二等奖;或主持获省部级一等奖。

主自科:主持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或或参与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或参参与获得省部级二等奖2项以上。

有省部级奖励

无省部级奖励


社科:主持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

社科:主持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或参与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或参与获得省部级二等奖2项以上。

有省部级奖励

无省部级奖励

13、出版专著

自科4部、社科20部以上

自科3部、社科1519

自科2部、社科814

自科少于2部、社科少于8


14SCI/EI/ISTP/Medline收录情况(自科);

A&HCI/CSSCI收录情况(社科)

理科120篇以上

理科81119

理科5080

理科少于50


工科60篇以上

工科4159

工科1040

工科少于25

农林医学20篇以上

农林医学1119

农林医学510

农林医学少于5

社科100篇以上

6199

社科2060

社科少于20

15、获授权专利、科研成果转化及社科成果应用情况(包含动植物新品种鉴定)

成绩突出

取得一定成绩

一般

较差


学术交流

16、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

主持举办了国际学术会议

主持举办了国内学术会议

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

很少有学术交流活动


支撑条件

学科建设平台与基础条件

17、科研基地建设

建有国家级科研基地(自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社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建有省部级科研平台

(自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社科:省级人文社科基地)

建有校级科研基地


18、仪器设备与图书资料的配置情况

很好地满足学科建设需要,由学科购置的仪器图书有标注

满足学科建设需要,由学科购置的仪器图书有标注

基本满足学科建设需要,由学科购置的仪器图书标注不完整

不能满足学科建设需要,无标注


19、仪器设备与图书资料的使用情况及学科网站建设、大型仪器设备上网共享情况(见附注5

使用率高,学科网站内容全面且保持更新,大型仪器设备全部上网共享

使用率较高,建有学科网站但无内容更新,大型仪器设备大部分上网共享

利用率一般,学科网站内容较少且无更新,大型仪器设备部分上网共享

使用率低下,未建学科网站,大型仪器设备没有上网共享


经费投入

20、学科建设经费到位情况

及时足额下拨省厅建设经费(距省下拨经费发文时间3个月内),配套经费及时足额下拨到学科(距省下拨经费发文日5个月内)

比较及时足额下拨省厅建设经费(距省下拨经费发文时间4个月内),配套经费足额较及时下拨到学科 (距省下拨经费发文日6个月内)

一般(足额但距省下拨经费发文时间5个月内),配套经费足额下拨,但不及时(距省下拨经费发文日6个月以上)

不及时(距省下拨经费发文时间6个月以上)或不足额,学校配套经费不足额


学科管理

经费管理与

运行管理

21、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见附注6

专款专用,使用合理

专款专用,使用较合理

基本做到专款专用,使用较合理

建设经费超范围使用或各项使用范围比例不合理


22、完成《建设项目任务书》情况

全部完成

较好地完成

基本完成

有多项指标未完成


奖励

分值

学科建设成绩突出奖励加分项(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奖励1A的附加分值)

本学科毕业博士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科人员领衔获得了国家创新群体或教育部创新团队资助;自科:学科人员主持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奖励,社科:学科人员主持获得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建设期内学科新建了国家级科研基地;⑤学科人员为首席科学家获得973项目或学科人员所在学校为第一单位的863项目。


获评指标数合计

获评A的指标数

获评C的指标数

(见附注7

获评B的指标数

获评D的指标数


附注:

1、本表共6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并对各指标分档评价。

2、国家级科研项目限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基金、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的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限省自然、社会科学基金;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可相应视同为部省级科研基地和科研项目。

3、指标2中,有国家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学术水平高,国内同领域有较大影响力,担任国际国内学术组织理事长或国际期刊编委等职务的,可评定为A;有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学术水平较高,国内同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担任国际国内学术组织执委成员或国内核心期刊编委等职务的,可评定为B;在国内同领域内有影响或在省内有较大影响,担任省内学术组织理事长职务等,可评定为C;在省内影响不大,无省级学术组织职务的,可评定为D

4、指标4中,整体水平高,且学科梯队主要成员中有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人选和湖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人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863/973首席专家、芙蓉学者、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等,可评定为A;整体水平较高,且学科梯队主要成员中有省优秀专家或省“1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员、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可评定为B;整体水平一般,且学科梯队主要成员中有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或省“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员,可评定为C。无以上人选的,评为D

5、指标19中,部属高校学科只评估仪器设备与图书资料的配置水平及学科网站建设情况。

6、指标21按照《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五章相关条款考核。

7、验收结论:依据各级指标评价结果,将各学科分别确定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具体标准如下:

优秀:无D级指标,其中B级以上指标数达到20个且A级指标数达到18个;

良好:无D级指标,其中B级以上指标数达到18个且A级指标数达到14个;

合格:不多于1D级指标且其中B级以上指标数达到15个;

不合格:有2个或2个以上D级指标,或B级以上指标数少于14个。


附件2  

湖南中医药大学“十一五”重点学科验收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A

B

C

D

评价

等级

研究

方向

研究方向

1、科学性、前瞻性

各研究方向与学科内涵密切相关,研究内容国内领先

各研究方向与学科内涵的相关度较高,研究内容国内先进

各研究方向与学科内涵的相关度一般,研究内容较为先进

研究方向不稳定,各研究方向与学科内涵的相关度低,研究内容不具前瞻性


学术队伍

学科

带头人

2、在国内同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影响力大(见附注3

影响力较大(见附注3

有一定影响力(见附注3

影响力小(见附注3


3、学术水平(承担科研项目、代表性成果等)

高(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或单项到账经费自科80万元(社科5万元)以上的横向课题,或获部省级二等奖科研奖励)

较高(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或单项到账经费60万元(社科3万元)以上的横向课题,或获部省级三等奖科研奖励)

一般(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或单项到账经费40万元(社科1万元)以上的横向课题,或获省级学会二等科研奖励)

较差(承担科研项目较少,级别较低,代表性成果较少)


学科团队

4、水平与声誉(学术团队整体水平、团队成员入选各类人才计划情况等)

高(见附注4

较高(见附注4

一般(见附注4

较低(见附注4


5、结构合理程度(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等)

合理

较合理

一般

不合理


人才培养

本科生

培养

6、水平与质量(培养质量、专业建设水平、获国家和省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等)

培养质量高,社会反映好,专业建设特色优势明显,获1项国家“质量工程”项目或3项省级“质量工程”

培养质量较高,社会反响较好,专业建设比较有特色,获2项省级“质量工程”

培养质量一般,专业建设特色优势不明显,有1项省级“质量工程”或校级2项“质量工程”

培养成效不明显,专业建设无特色,无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


研究生

培养

7、培养质量(学位论文评优和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等)

高(科研成果多,有3项研究生创新项目或有1篇省级优秀硕博论文或3项研究生省级科研奖励)

较高(科研成果较多,有2项研究生创新项目或2项研究生省级科研奖励或2篇校级优秀硕博论文)

一般(有1项研究生创新项目或1项研究生省级科研奖励或1篇校级优秀硕博论文)

较低(科研成果少,无优秀硕博论文)


教研成果

8、教学研究创新及培养模式改革(获教学成果奖、教改课题立项情况等)

成绩突出(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及主持承担部省级教改项目)

成绩良好(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以上奖励及主持承担部校级重点教改项目)

一般(获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及主持承担部校级一般教改项目)

较少(没有教学成果奖和主持教改项目)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及经费

9、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情况

自科4项、社科3项以上

自科2项、社科2

自科1项、社科1

自科少于1项、社科少于1


10、主持承担部省级科研项目情况

自科10项、社科5项以上

自科8、社科4

自科6、社科3

自科少于6项、社科少于3


11、到账科研经费

自科100万元,其中横向经费不高于50%;社科5万元

自科80万元,其中横向经费不高于50%;社科3万元

自科60万元,其中横向经费不高于50%;社科1万元

自科60万元以下;社科1万元以下。


科研成果

12、获得科研奖励情况(省部级奖励涵盖国家级行业协会奖励)

自科:主持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或参与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或参与获得省部级二等奖2项以上。

主有省部级奖励或国家级学会奖励

有厅级及省级学会奖励

无以上各级奖励


社科:主持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或参与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或参与获得省部级二等奖2项以上。

有省部级奖励或国家级学会奖励

有厅级及省级学会奖励

无省部级奖励

13、出版专著

自科4部、社科8部以上

自科3部、社科6

自科2部、社科4

自科少于2部、社科少于4


14SCI/EI/ISTP/Medline/CSCD收录情况(自科);

A&HCI/CSSCI收录情况(社科)

自科SCI 2篇或Medline   5篇或总计10篇以上

自科SCI 1篇或Medline   3篇或总计7篇以上

自科总计5

自科少于5


社科10篇以上(或省级50篇)

7篇(或省级40篇)

社科5篇(或省级30篇)

社科少于5篇(或省级少于30篇)

学术交流

15、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

主持举办了国内学术会议或参加3次以上国际学术会议或主办校外专家学术讲座6

主持举办省级学术会议或参加国内学术会议5次以上或主办校外专家学术讲座4

主办校外专家学术讲座2次或参加省内外学术活动3

很少有学术交流活动


支撑条件

学科建设平台与基础条件

16、学科网站建设情况

使用率高,学科网站内容全面且保持更新

使用率较高,建有学科网站但无内容更新

利用率一般,学科网站内容较少且无更新

使用率低下,未建学科网站


学科管理

经费管理与

运行管理

17、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使用情况

专款专用,使用合理

专款专用,使用较合理

基本做到专款专用,使用较合理

建设经费超范围使用或各项使用范围比例不合理


18、完成《建设项目任务书》情况

全部完成

较好地完成

基本完成

有多项指标未完成


奖励

分值

学科建设成绩突出奖励加分项(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奖励1A的附加分值)

学科人员领衔获得了教育部或省级以上创新团队资助;有学科相关部省级一等奖以上奖励; 建设期内学科新建了省级科研基地


获评指标数合计

获评A的指标数

获评C的指标数

(见附注6

获评B的指标数

获评D的指标数



附注:

1、本表共6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并对各指标分档评价。

2、国家级科研项目限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基金、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的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限省自然、社会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及教育厅重点或优秀青年项目;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可相应视同为部省级科研基地和科研项目。

3、指标2中,有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学术水平较高,国内同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担任国内学术组织理事或国内核心期刊编委等职务的,可评定为A;在省内同领域有较大影响,担任省内学术组织理事职务等,可评定为B;在省内同领域有一定影响力,担任省内学术组织执委成员或省内杂志编委,可评定为C;在省内影响不大,无省级学术组织职务的,可评定为D

4、指标4中,整体水平高,且学科梯队主要成员中有省优秀专家或省“1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员、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可评定为A;整体水平较高,且学科梯队主要成员中有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或省“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员,可评定为B;整体水平一般,有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国内外访问学者,可评定为C。无以上人选的,评为D

5、指标21按照《湖南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相关条款考核。

6、验收结论:依据各级指标评价结果,将各学科分别确定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具体标准如下:

优秀:无D级指标,其中B级以上指标数达到16个且A级指标数达到14个;

良好:无D级指标,其中B级以上指标数达到14个且A级指标数达到10个;

合格:不多于3D级指标且其中B级以上指标数达到13个;

不合格:有4个或4个以上D级指标,或B级以上指标数少于12个。

     主题词:重点学科 建设 管理 办法

     发:校领导、相关单位  

     湖南中医药大学办公室  ○一一年六月十日印发

(共印45份)

 

上一条:医学院《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入选教育部首批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培训课程

关闭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湖南中医药大学(三号教学楼13楼)
联系电话:0731-88458710   邮编:410208
版权所有: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
技术支持:西安恒远翼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