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学生指导

八项一等奖!我校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再创佳绩

2025年07月29日 10:30 文:易纯 唐群 摄影:丁雅容 点击:[]

7月20日、27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和创新创业类全国决赛分别在烟台大学和兰州理工大学圆满落幕。我校参赛团队表现优异,凭借出色的科研素养,在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一等奖8项、二等奖7项,创下历史最佳成绩!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决赛获奖名单

序号

项目名称

指导老师

团队成员

赛道

1

一等奖

肉桂醛介导TFAM-自噬溶酶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糖尿病溃疡愈合的机制研究

周忠志、

雷晓明

张卉佳、

范心琪、

陈莹、

刘有奡、

彭思璐

医学院

科学探究类

2

一等奖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三七总皂苷通过SLC7A11/GPX4通路调控铁死亡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唐群、

文礼湘

邓芳萍、

祁硕、

王斌、

宁然


医学院

科学探究类

3

一等奖

鼠妇dpu-miR-8跨物种靶向YAP1/ZEB1抑制肝癌进展、活化CD8+T细胞的双重机制研究

易纯、

梅巳

张好、

刘晓彤、

罗雅、

刘文奇、

段梓成

医学院

科学探究类

4

一等奖

从MCT1介导乳酸转运的角度研究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对高糖环境下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交互作用的机制

丁雅容、

陈丽

李婷、

陈雅茜、

钟颖、

刘炜、

周杰

中西医结合学院

科学探究类

5

一等奖

不同提取方法对玉竹膳食纤维结构、理化及益生元活性的影响

李亚梅、

夏伯候

杨文锦、

王嘉瑶、

裴永凌、

杨沐晖、

胡湘

药学院

科学探究类

6

一等奖

基于 SIRT1-RIP1 信号通路探讨散偏汤 抑制线粒体分裂及坏死性凋亡减轻脑 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

梅志刚、

张文丽

魏旋、

谢乐天、

何梓瑜、

周子雯、

黎鹏飞、

魏佳怡

中西医结合学院

创新创业类

7

一等奖

基于缺血性卒中多组学的遗传评分体 系揭示可药用靶点与调控变异

张伟、

丁煌

石一鸣、

徐帆、

彭乐群、

黄小蒙、

彭善宇

中西医结合学院

创新创业类

8

一等奖

骨愈微芯——口腔颌面修复领航者

姚君、

朱可可

卢灿灿、

谢乐天、

孙焌砾、

刘梓涵、

杨媛媛、

李嘉莹

口腔医学院

创新创业类

9

二等奖

p62/keap1/Nrf2通路调控铁死亡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唐标

邓鑫泉、

刘诗琪、

吴东达、

许洋、

董宣驿

医学院

科学探究类

10

二等奖

用于骨再生的环境响应性水凝胶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陈伶利、

肖凡

刘滨玮、

林珍珍、

卢灿灿、

谢乐天、

郑涛

医学院

科学探究类

11

二等奖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山银花活性成分治疗血管再狭窄的作用机制与实验验证

杨冬梅

吴可青、

廖旭辉、

蒲叶欣、

吴乐、

梁超胥

医学院

科学探究类

12

二等奖

桔梗外泌体样纳米颗粒:新鲜桔梗优效性物质基础及其调节急性肺损伤的机制

李玲、

钟晴

冯芷莹、

何佳澄、

张浚淇、

王康宇、

曾紫桐

中医学院

科学探究类

13

二等奖

四逆散缓解压力应激负相调节NETs介导的免疫抑制抗肝癌的机制研究

梅巳、

易纯

周家合、

黄欣怡、

周晓叠、

郭慧颖、

邹富珠

中西医结合学院

科学探究类

14

二等奖

基于 Klenow 片段促靶标循环和 Rnase H 驱动 DNA walker 级联扩增的三螺旋分子开关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用于 MRSA 的检测

宁毅

许佳欣、

何凯文、

满丽婷、

龙文薪、

龚唐靖宇

医学院

创新创业类

15

二等奖

基于 TLR4/MyD88/NF-κB通路探讨金丝桃苷对 LPS 诱导的斑马鱼炎症模型的抗炎机制

邓思思、

宋祯彦

兰晴、

唐抒瑶、

王安娜、

周霏霏、

欧阳易彤

中西医结合学院

创新创业类

本届大赛竞争尤为激烈,科学探究类赛道共吸引来自全国695所高校的21304个项目参赛,创新创业类赛道共有590所院校7458个团队积极参与。经过网络评审和各省级决赛的层层选拔,两个赛道各评选出724和518个团队进入全国决赛。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是教育部认可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项目中重要赛事之一,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及《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杂志联合主办。大赛设有科学探究类和创新创业类两个赛道,旨在提升大学生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推动生命科学领域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校积极推进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研项目与创新实践。本次优异成绩的取得,既是我校多年来坚持科教融合、实践育人的成果体现,也将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子投身科研、服务社会的热情。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激发学生潜能,夯实科研基础,持续提升生命科学领域的育人成效,为国家生命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更多高质量人才。



下一条:再创新高!我院学子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 (科学探究类)全国决赛中勇创佳绩

关闭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湖南中医药大学(三号教学楼13楼)
联系电话:0731-88458710   邮编:410208
版权所有: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
技术支持:西安恒远翼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